"阿婆,您慢慢来,扶着我就行!"在医护人员搀扶下,85岁的沈家门居民郑阿婆(化名)术后第一天便稳稳迈出重生后的第一步。三天前因双膝重度骨性关节炎被轮椅推进医院的她,如今已能独立行走、自如生活,激动地感叹"真像换了双新腿"。这场医学奇迹的背后,是广安医院罗军院长的医疗团队运用AI三维规划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创造的。
二十年煎熬 膝盖“生锈”,轮椅困住晚年
年轻时爱到处走走的郑阿婆,晚年却被双膝剧痛困在轮椅上长达二十年。经罗副院长诊断,她的膝关节软骨几乎磨光,关节严重畸形,呈"罗圈腿",走几步便疼痛钻心,连如厕都需家人抱扶。“我这辈子啊,估计再也站不起来了。”是阿婆最常说的话。
在家人几乎放弃希望时,AI三维规划技术为这场"关节保卫战"带来转机。
术前:AI通过CT扫描生成毫米级膝关节三维模型,为假体安装设计出误差小于1毫米的精准方案 术中:智能导航系统如同"透视眼",引导医生避开密集的神经血管网,截骨更精准,出血仅100ml 术后:当天郑阿婆即开始抬腿的康复训练,24小时内扶助行器下地行走,三天后已能在病房走廊独立行走,完成洗漱用餐 两周后健步出院时,女儿含泪感慨“之前担心她年纪大扛不住手术,没想到恢复这么快!现在每天散步比我还精神。知道技术这么先进,真该早点来!”
"这就像给传统手术装上了自动驾驶系统。"主刀医生罗军副院长用生动比喻解析技术突破。AI不仅实现假体“量身定制”,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,更通过三维路径规划将康复周期压缩,实现术后24小时下地,2周回归正常生活。同时,AI会避开重要组织,具有出血少、感染风险低的特点。专家特别提醒,当出现夜间持续性关节疼痛、步行能力低于10分钟或关节畸形时,应及时就医评估,"别等到关节'报废'才手术"。
上一篇
下一篇